第43章 自古红颜多薄命14(2 / 3)

快穿之灭怨师 自由心证 2338 字 10个月前

r>
“我为什么要他同意?”

“你们不是……”不是什么,李南熙说不出口了,他原只是想阻止她去燕都,可转念一想,她好像从来没有表现过丝毫对魏清离的亲昵,从头到尾都是魏清离在试图靠近她,所以说他们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心底的小雀跃还没来得及发酵,又被眼前的难题给困住了。

“李世子,我明白你和魏清离,或者还有其他人的一些小心思,不管是为了我这个人也好,还是为了白氏一族的才华也罢。但我出山却不是为了谈情说爱,儿女情长。”

李南熙仿佛被那双清澈的眼眸看得无所遁形。

“我白氏一族的使命是“匡扶社稷,安定天下”。当初梁国朝廷腐败,权力外放,导致诸将专威于外,各自为政,自立为王。若是如今这样五国相立的局面,对百姓有益,我无二话。可事实就是:即便梁国倒了,名存实亡,但中原之内各王明争暗斗不断,各国边境常有战事,还在不断抢拉壮丁入伍,百姓依然得不到安宁。地方官员强取豪夺,大肆兼并土地,趁机压榨百姓,而中原之外呢,蛮夷人对我中原大好沃土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内忧外患,百姓遭殃,这才有了我白氏一族的出山。”

“我游历吴中、东湖、然后到了江南,西楚王对我成见很深,他行事鲁莽,也非明君人选,下一步我也该去梁国和北川游历了。”

“可裴稷他——”

“北川王怎么样,我去了便知。”

听她说着对楚曜的评价,又对魏清离没有半点儿女私情,他突然就好奇自己在她心里呢?又是什么样的?

想着,嘴里便问出了口。

他感受到她专注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突然心底变得紧张起来,怕是不太好吧,毕竟他之前还将她白氏中人认错。

昭颜稍作斟酌,声音轻如烟,柔似水道:“李南熙,我承认你有治国之才。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你治理下的江南百姓,比任一国的都过的好。”

李南熙闻言,几乎压抑不住心底的喜悦,她是认同他的。

“可你护得住么?”她轻声问道,“眼下江南百姓是安居乐业,顺遂安康,可繁华背后,当居安思危。没有与之匹配的武力值,你的江南护不住。”

这话犹如当头一棒。

昭颜见他面色发白,不为所动,继续道,“江南虽富庶,可论兵力,不及东湖,更别提实力最强的北川。北川之所以一直东湖、西楚边界有摩擦,而不骚扰江南,不是他不想,只是地理位置所决定,他并不方便。但是你说,如果他见到江南如此富庶,而又这么不堪一击,他会不会率先攻打江南?”

“打下江南,等于给自己找了一座金库,可使前线战事粮草辎重无后顾之忧,这么看,就算北川兴师动众绕中原半个圈来打江南,都是划算的。”

李南熙并不蠢,他知道其中利害关系,只是还没想好如何在短时间内加强兵力训练,达到能抵御北川军或者东湖军的进攻。他只能安慰自己,幸好,幸好五国达成了和平协议,互不侵犯。

可这份和平协议能维持多久,谁也不清楚,尤其一方是翻脸无情的裴稷,还有一方是心机深不可测的魏清离。

“如果我是你,加强兵士训练是一方面,但并不能立竿见影,你还可以寻求盟友。”

李南熙的眼睛瞬时亮了。语气里透着几分急切:“那昭颜,你觉得谁适合作为盟友。”

“北川最强,他不需要盟友,只要附属品。东湖和北川差不多情况,这两地实力都比你强很多,自是不会太把江南放心上。”她点到为止。

李南熙低头思考可行性。

昭颜也不急,欲速则不达,总要他自己想清楚,反正饵已经放出去了。

地理位置上讲,吴中处于东湖和江南之间,若是联盟,出兵极为迅速。兵力上讲,吴中、西楚其实和江南有相同的困境,但因为西楚王楚曜和白倾雪的关系,李南熙必不会再选楚曜联盟,那么只剩吴中了。

她等于把答案放到了李南熙面前。

江南一旦和吴中联盟,她就得加快步伐把萧成远赶下台,推萧慕上位。萧慕上位,等于吴中已经在她手上了,那和吴中结盟的江南呢,先断掉它的钱袋子,再夺它的兵力,兴许连仗都不需要怎么打,就能拿下。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她相信,万贤之是个聪明人,会审时度势,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魏清离想要江南?门都没有。

江南,她也想要!

给李南熙的饵够多了,她相信,她这番话下来,会对他有一定影响的,想通是早晚的事。若是他实在想不通,她也不介意通过魏清离的野心,来给李南熙施加压力,促使江南和吴中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