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租第四天 视察李家庄、温泉庄子(1 / 3)

现是早春,晨起时和入夜后都有些凉,白日里晒着太阳倒不觉得冷。

但有了温泉庄子,沈青霓还是想泡一泡温泉。

备好马车,让如星如月将所需衣裳、用具准备齐全,次日,沈青霓便带着如星如月出城。

驾车的是之前向大伯母借的健壮家丁,以防万一。

沈青霓没直奔温泉庄子,而是先去另一个寻常庄子,李家庄。

李家庄在文宣郡城外二十里,不大远,但也不算近,驾马车走了一个时辰。

李家庄是李姓家族构成的村庄,只是田地都是沈家的,村民是佃户,其余的和寻常村子没什么两样。

李村长知晓沈青霓要来,早早等在村口,身旁站着几个村里的青壮,沈青霓远远就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马车在村口停下,家丁放好脚凳,如星如月沈青霓走下马车。

李村长身子佝偻着,步伐却矫健,热情的迎上前来,“沈姑娘安。”

他看起来六十多岁,在古代算长寿之人,沈青霓受他的礼心中不安,福了福身 ,“您不必多礼。”

“我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沈青霓问,昨日她派人来传口信,要求村长将村中佃户佃了多少亩地,标明水田、旱地、菜地等各多少亩,今年开春种了什么粮食作物,都统计好,她今日来查看。

以往都有记录,只需清理今年是否有变更情况,都种了什么作物即可。

李村长“都准备好了,您移步。”

菜地里种了不少菜,有些才发芽,有些已经成熟。水田中早稻已经种下,现青绿一片,生机勃勃。

地里有村民在忙碌,瞧见沈青霓一行人,停下手中的活计,直起身好奇地看向她们,待她们走远,才又弯腰干活。

李村长一边走一边介绍,“水田肥沃,早稻三月种下,七月收割,亩产四百公斤,主家厚道,只收三成租,再交一成的粮食税 ,剩下六成粮食,吃喝完还能剩些余粮应对灾年,虽不多,也足够咱们村子人过好了。”

村长又感慨称赞了几句主家,说了些好话,不动声色观察沈青霓神色。

沈青霓可算听出来了,这是担心她涨租子呢。

沈家富裕,不缺银子,大伯又是郡守,大伯母管着庄子,无论出于何种因由 ,都不会苛待佃户,租子也收的比寻常佃户低。

沈青霓特意了解过,一般是四六分、三七分,佃户交六成、七成租子,亦有二八分,交八成租的,黑了心肝的地主才会这么收租。

佃户再交一成粮食税,前者手中的粮食能够紧巴巴过一年,后者节衣缩食,都不一定能熬过去。

李村长夸大了,留六成粮食,除非家中佃的地太少,不然怎么也够吃饱喝足的过一年。

自古以来农民看天吃饭,多有不易,沈青霓不是黑了心肝的,不想为难他们。

沈青霓“今年租子和去年一样,我不会涨,大伯母定下的规矩,我也不会动,您且安心。”

有她这句话,村长喜笑颜开,声音都更洪亮了,“沈姑娘心善。”

抵达李村长家中,李村长拿出准备好的佃户佃地账目,厚厚一叠,目测有一卡厚。

好在一张上没几个字,只是某种田的数量及承租人,一户人家三四张黏一起,不肖多久,沈青霓便查完了。

而后,沈青霓叫李村长带她们去了后山高处,此地能一眼看清村中情况,李村长对着佃地账目,将哪块是哪户的指给沈青霓看。

沈青霓没完全记住,但对各式作物、亩产有了大概了解,想糊弄她不容易。

忙活完,已是午后,村长留他们用饭,“粗茶淡饭,沈姑娘莫嫌弃。”

桌上一盘腊肉,一盘春芽炒蛋,三盘时蔬,沈青霓早饿了,看到一桌菜肚子咕噜咕噜响,“怎会。”

然后一人干了两碗饭。

桌上的菜被她们横扫一空。

李村长“”

沈青霓笑了笑,“多谢款待。”

李村长“”

离开前,沈青霓敲打“李村长,我既已承诺不涨租,一切照旧,同样的,我希望村长尽心尽责管理村中事宜,一切照旧。”

李村长“这是自然,主家心善、厚道,老夫自当尽心尽责。”

沈青霓一行人上马车驶离庄子,李村长目送她们离开,心中庆幸,没看新掌事是没经事的年轻女子,就心生歹念,妄想借此讨好处。

温泉庄子稍远,从李家庄过去,用了一个半时辰,在太阳落山时,赶到了温泉庄子。

庄子内建有别院,供沈家人来此处时小住、歇脚。

别院的主事前日便收到口信,知晓沈青霓今日要来,一直派人盯着,待人通禀有人前来,立即迎了出来。

沈青霓走下马车,与他寒暄几句,便一同进入别院。

在李家庄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