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洛涧之战(1 / 2)

朱序走进楚军大营,看着堂中的谢石道:“如今秦王动用秦军百万之众,大将军就不要做蚍蜉撼树之事了,早些投降吧。”

帐中响起一片骂声。

朱序充耳不闻,只是淡淡看着中间的谢石。

谢石看了看朱序身边的秦军侍卫道:“你就是来说这些的?”

朱序从袖中掏出一个木匣道:“还有秦王送给大将军的一封信。”

谢石接过观察,发现木匣上封口的火漆居然变成了两半,抬头看向朱序。

朱序此时神情紧张,见谢石看向自己,赶紧微微点头。

谢石沉声道:“东西留下,你滚蛋吧。本官不想与你这不忠不义之人共处一室。”

说完挥挥手,让卫士把三人送出大营。看了一下朱序留下的木匣,又让众将散去,堂中只留下谢玄,谢琰,田洛几人。

苻坚用朱序劝降,大概是想证明自己如何优待降人,事实也确实如此。可惜他忘了考虑,这个降人愿不愿意真正为他做事。

打开木匣,苻坚的劝降信早已不知所踪,里面是朱序在苻坚朝中听到的兵力调动,各军布置等详细军情。

最后朱序在末尾写道:“若秦军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之为敌。今诸军未到,应速击之。若败之前锋,则彼已夺气,凶危之势可遂破也!”

读完朱序的情报,谢石抬头道:“你们怎么看?”

“朱序还可信吗?”田洛疑问。

“应该是可信的。”谢玄回道:“从这些信息的详细程度来看,造假是无法这么完整的。绝对不是苻坚的诱敌之策。”

田洛闻声回应:“既然如此,那就打呗。”

“可是苻坚已到寿阳,轻易接战会不会有些冒险呢?万一失败,我们的主力尽丧,连江南之战都不会有了。”大将军谢石听闻苻坚已经到了寿阳,心中犹疑。

辅国将军谢琰开口劝说道:“叔父,我赞同朱序的意见。强兵未展不谓之强,真的等苻坚百万大军集结完毕,我们一点抵抗之力都不会有了。百万人,投鞭足断长江之流!”

不知道谢琰的哪句话打动了谢石。谢石出言道:“那就先试试吧,看梁成的五万兵,我们能不能吃下来。谢玄!”

“在!”

“带人出战。”

“是!”

......

谢玄将从全军中选出了五千精锐之兵,让刘牢之率领,准备夜袭梁成。可是梁成同样非常警觉,等刘牢之率军抵达洛涧十里之处时就被发觉,梁成立马在洛涧西岸列阵以待。

刘牢之情况不顺,但情势已经不容迟疑。测试了一下,洛涧水深很浅。趁着天黑双方都看不清对手有多少人。刘牢之果断下令,全军强渡洛涧。

五千北府精兵,在主将刘牢之的带领下手持火把,跨马渡河。刹那间,震天的喊杀声自洛涧东岸响起。

而梁成这边呢,手底下精锐不多,大部分士兵都是新丁,只在寿阳之战中摇旗助威而已。

如果是在白天,这些士兵眼见楚军人少,一定能安心作战。可是在夜里,只能听见震天的喊杀声,根本不知道楚军到底来了多少人。

最前沿的士兵被喊杀声震慑,即将接敌的地方出现了大规模骚乱。梁成立马带人前往试图制止,结果正撞上刘牢之的主攻方向。

虽然秦军的总兵力比晋刘牢之多得多,但在黑夜里调动指挥不便,使得在这一个点上,秦军对北府兵根本没有优势。

刘牢之渡河上岸,正好看见梁成的帅旗在前面来回奔走,也顾不得整队,直冲梁成帅旗。

混乱当中,梁成也不知道谁敌谁友,稀里糊涂就被刘牢之带人砍了脑袋,刘牢之也同样不知道,秦军的卫将军梁成已经被斩,砍倒梁成帅旗之后一路猛打,切开了秦军军阵,直插身后。

失去指挥的秦军发现楚军突然出现在背后,顿时崩溃,士兵扔下兵器开始向北逃窜。

眼见对岸混乱,谢玄亲自率领前军两万开始渡河,这下五万秦军彻底溃败,向西北逃亡。刘牢之在旷野上根本阻挡不住,只好继续奔行,沿着舜耕山一路追击,前往淮水渡口拦截。

刘牢之先到,秦军大股溃兵后至。眼见渡口被楚军拦住,无数秦军兵士慌不择路,跳下淮河。淮水可不是洛涧那种小水沟,哪怕冬季枯水,淹死个万把人也根本不成问题。

就这样,谢玄在后面追,刘牢之前方拦截。淹死的,自相践踏而死的,以及被楚军杀死的秦军士兵的尸体几乎阻塞了淮水。刘牢之一战成名。

事后统计,此战北府兵斩杀秦国卫将军梁成,扬州刺史王显等十员大将,俘获粮草辎重无数。秦军阵亡人数高达一万五千人以上,轻重伤员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