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噩耗(1 / 2)

走近临淄城,大街小巷贴满了各种标语,城门上贴着刺史府下发的疫情管理办法。

第一,严格控制青州所有水源,百姓饮水必须煮沸之后饮用。

第二,疫区的官员、兵士,衙役取消休沐,随时保持巡逻纪律,防止有人作乱。

第三,将所有进入青州的要道全部封锁,进入青州之人必须经过严格的隔离措施,确保没有沾染病气才允许进入。

第四,毒药、酒精集中供给,各种容易滋生蚊蝇鼠蚁的地方全部喷洒,防止病气大范围传播。

第五......

蒯恩上前对城门外的卫兵道:“刺史大人到了,开城门吧!”

兵士看见蒯恩的装束,先行了个军礼,然后道:“请出示郡守府签发的通行证,或者刺史府令牌。”

蒯恩闻言从腰间掏出自己的亲卫腰牌,递给卫兵道:“快些查验,外面这些人行军一天,需要休息一下,马上投入防疫中。”

卫兵将蒯恩的腰牌递回道:“您可以进去了,但是后面的人也要一个个查验,这是刺史府下发的命令。”

刘裕闻言走上前来,递上自己的铁壁营帅印下令道:“你干得不错,不过今天是特殊情况,开城吧。”

守门的小兵也许不认识刘裕,但是这枚印信可是传令全军的,所有什长以上军官都认识。

所以在拿到印信的一瞬间,卫兵立刻立定行礼道:“营主好!”

刘裕同样立正还礼。

“大帅抵达,大开城门!”

随着刘裕的帅旗大纛陡然树立,城头一片欢呼。

“大帅来了!来救我们了。”

“刺史大人来了。”

见城头欢呼,刘裕突然有了主意,对蒯恩吩咐道:“鼓乐不要,让亲卫们大喊“刺史来了”。要整齐,要洪亮!”

蒯恩立刻明白了刘裕的意思,马上传令五百亲卫列队。

刘裕进城的消息随着亲卫的呼喊,城头的欢呼,不一会儿就传遍了临淄城。

住在街道边的百姓们亲眼见到了刺史的车队招摇过市,刘裕甚至就骑在高头大马上,走在队伍的中间,向两旁的民居挥手致意。

而没看见刘裕,只听见呼喊的百姓们则在家中纷纷议论:

“真的假的?刺史大人那么大的官,怎会这会儿来到临淄?”

“传说刺史大人是真神下凡,来临淄肯定是来擒拿瘟神的,过几天瘟疫肯定能退!”

经过几天的消息传递,还有刘裕每天在街道上不断露面,所有临淄百姓都确认青州最大的官来了。

临淄人心安定不少,百姓们也不再对封锁家门的士兵们恶语相向,给临淄的防疫工作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临淄东北角,是为疫病设立的隔离区,城内所有发病的患者都会送到这里统一治疗。

东北方艮宫,属土,属吉。在八门之中为生门,刘裕虽然不信,但不妨碍为了民心安定,采纳道士们这一意见。

所以青州府统一规定,所有有条件的城池,都将病患隔离区设置在城池东南,生门的位置上。

齐郡监察院院长孟龙符,还有新上任的齐郡内史臧熹阻拦道:

“大人,您还是别进去,这里面太危险。”

“是啊,姐夫,您在外面看看就好。”

刘裕大声呵斥道:“那怎么行,留在齐郡坚守的都是英雄,在这里的更是英雄中的英雄。他们都能进去,我进去怎么了?让开!”

但是两人纹丝不动,任由刘裕如何命令,坚决不让他进去。

最后妥协之下,两人让刘裕带着三层口罩,穿着全身防护服,喷洒了半坛子酒精,才让他站在病房外面和医护人员,病人打招呼。

臧熹和孟龙符同样全副武装,高声对病房内的人大声道:“刺史大人来看望大家了!”

“大家好,我是刘裕,青州刺史。”

刘裕对医护人员和房间内的病患挥手,引起一阵阵欢呼。

紧接着刘裕一番鼓舞士气的讲话,让隔离区内的所有人鼓掌叫好。这里不仅有临淄的普通百姓,也有执行命令抗疫,感染疟疾的医护人员。

等掌声消散,刘裕再次道:“大家还有什么需求,能解决的我一定给大家解决!”

普通的临淄百姓可能对于刘裕这个大官还有些惧怕,但是铁壁营的军士不一样,特别是那些早年跟着刘裕北伐的老兵,太知道将军的脾性了。

有人在病房内大声道:“将军,能不能让护士们把酒给我留点?这么好的酒都洒在地上怪浪费的。”

“哈哈。”

“是啊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