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 第一百六十二课(2 / 3)

那这算不算也是一种“背叛阶级”?

说好的不乱杀呢?说好的为了百姓呢?

从农民变成了统治者掌权者之后,不还是立马被纸醉金迷的欲望和权利给吞没、成为了“剥削者”么。

这还问谁呢?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还要怪谁?只能说这皇位和权利就是噬人的鬼,能够轻易勾出人内心深处

() 的欲望,并加以放大。()

④丁珰的作品《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自己阶级变了,还要忠于原阶级,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真的有人能够做到带领农民阶级推翻王朝统治后,依旧坚持本心,为农民做事吗?

朱元璋眯了眯眼。反正他不信。

直播间另一端众人心思各异,李晓诗却像个无悲无喜的机器,不受任何影响,依旧自如正常地运转着,给她的观众们讲述之后的事情。

“在拒绝了李自成的招降后,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带兵投降了清军,并且正式引清军入关,和清军一起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大意出兵,遇到这样的变故,毫无意外地被大败,退回北京城,然后,”李晓诗顿了顿,才继续道,“然后他又带兵离开了北京,在全国境内辗转各地,最后无奈落败,大顺政权被满清吞并消灭。”

“这节课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这是在讲大顺的失败。

听起来很正常,就是个骄兵败了的故事,但不知道为什么,许多皇帝却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为什么感觉李晓诗在说到李自成离开北京的时候有点欲言又止?

她……想说什么呢,李自成离开北京城出逃的这个举措有什么不对吗?

“李自成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虽然最后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是这场起义在华夏封建历史中的作用却是不能被轻易忽略的,它的影响极其深远——这象征着敢于向不公和黑暗发起反抗的不屈精神,代表着所有不甘于被残害的人们的革命斗争精神。它永远在激励着鼓舞着后人为美好的明天而争取、奋发。”

李晓诗语气隆重,饱含敬重地串着她记在笔记本上的关键词:“而且这场起义推翻了腐朽不堪的明王朝,彻底打碎了这个处处压榨子民的旧王朝对百姓和生产力的束缚,把人们从那种情况下都解放了出来,改变了凝固不前的历史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推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完全积极的,不可被否认的意义。”

“这不是我自己的观点,”她道,“这是我们新华夏的建立者、那位了不起的伟人对李自成起义的看法。他还认为,在华夏这么多年的历史中,只有农民起义、这种农民阶级和上层剥削者的阶级斗争,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他教导新华夏的士兵和子民,都要以史为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有的人都该以史为鉴。这也是我这么久以来坚持给大家做直播的中心。”

李晓诗很坦然。

她就是很单纯地想让大家多看看历史,多了解了解,让大家都过得好一点,让百姓们学会思考,然后最好都有活下去的希望——至于平台的原则“检测偏差值”什么的跟她是没多大关系的。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了解了这么多,王朝的衰败也看过了这么多,各式各样的失败、各种因素导致的灭亡,总该为所有人都敲

() 响了一记响亮的警钟吧?

而且越接近近代,尤其是明清这种意味着华夏在走下坡路的王朝的历史,细分原因,就越接近现代的思想,也更容易对过去的人思想产生冲击……不知道他们能接受多少?

说完了那位伟人对李自成起义的看法,李晓诗合上课本,准备结束这次的直播,却见弹幕好些个熟悉的名字在问。

【你刚刚是不是有什么想说的?】

【李自成的失败仅仅是因为骄傲了吗?】

【他说了李自成起义的意义,有没有分析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

李晓诗收拾书本的动作一停,挠了挠头,她诚实地颔首:“确实有。”

看着紧接着出现的问题,什么“那是什么原因”“想说什么”“还有什么”的,她把本子放平,认认真真回答:“用一句话概括的话,那位伟人认为,李自成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他胜利之后就忘记了人民——‘李自成胜利了就忘记了人民,不然他是不会失败的’①。”

李自成依旧在沉默,朱元璋畅快地笑出了声。

看吧,

看吧。

——你也一样忘记了你出身的阶级,还有什么资格质问别人?

李晓诗:“我刚刚想说的是,现在的网上其实有一种声音,他们说李自成是民族罪人,因为他灭了明朝,又建立了一个更烂的大顺政权,才被满清那么顺利地入关,然后让汉族人民被满清压榨了那么多年、才有了那段屈辱不堪的被欺负的历史——但我看了那位伟人对李自成起义的评价和分析,对这种‘别出心裁’的观点完全不认同。”

满清之所以能顺利入关灭掉大顺,归根结底,原因难道不是在吴三桂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