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第一百六十七课(2 / 2)

内部还是外部,都不大好吧?

而这一些近乎苛刻的要求和命令,在清代的皇帝们听来,却觉得很正常。

不就是不让对外做生意吗,能有什么恶劣影响?这反而保护了统治啊。

为什么要把这个闭关锁国放到“清朝衰败”来讲?又有什么关系呢?

看人家明代,也海禁啊,还被后世的小孩儿指摘到了那种地步,可结果呢?明朝的灭亡跟海禁也没关系啊。

所以,李晓诗这会不会又是一次的夸张其词?故弄玄虚?

李晓诗对这种弹幕只是很平静地摊摊手,捧起课本念道:“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有将近两百年,当时世界上正处于一个大的动荡时期,各国都在进步、革命,进行大的改变中。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在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

() 动时,固然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王朝的故步自封,闭关自守,毫无疑问使整个华夏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

“这里老师特地给了答案,我们课堂上每个人都做了笔记,想到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认为确实可以抵挡、清王朝没有做错的,那么我来给大家念一念我们老师给出的分析吧——”她在空白的地方蹭了蹭指头蹭上的铅笔痕迹,这一部分是用铅笔写的,刚刚一时没留意,“——答案是不能。”

顺治皱眉。

难道非要让平民百姓无所顾忌地接受一切新的东西、给统治带来不稳定的因素,朝廷动荡,才是正确的做法吗?

李晓诗念道:“闭关锁国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方与政策,它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阻挡西方坚船利炮的殖民侵略,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避免受到外来冲击,但是这对西方的殖民入侵来说它起不到任何的防御作用,并且它还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华夏逐渐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也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不利于华夏掌握世界上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技知识,使华夏落伍、落后。”

听习惯了的少女声音依旧脆生生的,但也好像是第一次,她这么严肃地、平淡地陈述着这种放在往常会让她情绪产生波动的内容。

弹幕上,一些以清为前缀的观众出现,每句每句都是质疑。

同样的,也有另一些以清为前缀的观众出现,每句每句都是血泪。

溥仪也在看,他不知道在他之后还有没有人能够看到这个天幕,但如果按照朝代歌来说的话,那应该这个“直播”,是到他为止的。

此刻,听着李晓诗那些官方式的分析,再看着天幕上那些飘过的、大清先人们的质疑,他只有苦笑。

是啊,是啊……确实拦不住。

他见过的,他经历过的,他都知道的。

他用亲身见证了,这确实是错的。

那些洋枪大炮,那些闻所未闻、让人恐惧的东西,还有那些……

他脸上划过痛色,却没有出声回应弹幕上那些还不明所以反而一直在据理力争的先人们。

溥仪始终沉默着。

面对这样的弹幕,李晓诗也在摇头:“不是你封闭自我,别有用心的人就找不到入侵的方式的。”

其他朝代的观众们下意识跟着点头。

是啊,电影电视剧里不都看到了吗,那种大大的火炮,那些炸弹,那些飞机战舰,哪个是咱们自家现在的水平能比的?

人家要是带着打上门,那不就跟当初成吉思汗带人去西亚一样,直接摧枯拉朽,甚至被那些人认为是天神降临打都没打就丢盔弃甲了?

李晓诗道:“强硬的手段,对方会用炮火,用武力——一个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国家是没有办法做出抵抗的。而软手段……”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地道:“我借过课本来看,八年级的历史会告诉我们这个答案。”

“等下学期到了,我们再来一起学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