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全是白菜价(1 / 3)

第353章 全是白菜价

80年代的美国,刚结束越战,而对越战的反思思潮和对热带丛林的恐惧,则让拥有这类元素的动作片成为当时最卖座的电影类型之一。

比如《第一滴血》就加入了丛林元素,《第一滴血2》更是直接在越南开战。

杨叶在此时推出《铁血战士》,也是跟风这波潮流。

《铁血战士》虽然将战场搬到了南美丛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越战题材,但是相应的类型元素却一应俱全,一个都没落下。

在设定中,所有演员穿戴的装备都是越战时期的装备,片中突击队员配备的手枪是沙漠之鹰。

热带原始丛林、大型枪战、野战小队……这些都是当时观众喜闻乐见的,也为影片的整体气质定下了幽闭的调性。

在悬念的设置上,又和《异形》如出一辙,总而言之,《铁血战士》集合了《异形》和《第一滴血》的特点。

只要按照杨叶定下的基调来拍摄,《铁血战士》想不成功都难。

在演员的选择上,杨叶直接指定了阿诺德·施瓦辛格。

施瓦辛格拍电影也有十几年了,一直郁郁不得志。

早期因为说英语的时候德国口音太重,只能跑龙套。

直到两年前才靠着野蛮人柯南系列赢得了一点名气,现在算是个二线演员。

谢伊用五十万一部的片酬,就和施瓦辛格签下了三部电影的片约。

之后就是导演的人选,这种流水线恐怖片,有成功经验的情况下,导演其实并不重要。

因为导演只是一个执行者,怎么拍,拍成什么样,有杨叶提前画好的框架,有谢伊来把关,最后的成品都大差不差。

就好比后世的漫威系列电影,导演是谁,其实没多少人知道,也并不关心。

除非对方是雷德利·斯科特,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牛人,杨叶明白他们的能力,才会给他自主权,其他人可没这个待遇。

……

签下施瓦辛格的片约之后,杨叶就可以施行他的一个小小的计划了。

十月初,谢伊来到漫威漫画公司,CEO斯坦·李率领公司员工热烈欢迎。

早在1978年,DC就拍出了《超人》,票房爆炸,漫威那个眼红啊,也想拍电影。

然而眼红也没用,DC背靠华纳,它爸爸有钱。

而漫威是没有靠山的,漫威想拍电影的话,只能跟其他电影公司商量着来。

电影公司如果有拍电影意向的话,那么角色必须授权给对方,这就是漫威“卖英雄”的由来。

自从《超人》出世后,斯坦·李老头子就开始四处出击,与大量的电影公司接触,希望对方能够拍摄漫威电影。

然而《超人》也就响了一下,第二部口碑平平,第三部血扑,第四部扑穿地心。

华纳都玩不转,其他公司自讨也没这个本事。

斯坦·李剃头挑子一头热,忙活了好几年,也没卖出几个角色。

虽然也拍了几部电影,但都是一些二流小公司开发的,比如《美国队长》,连院线都进不了,直接发行录像带。

这时候,谢伊的到来让斯坦·李如遇救星,打算把公司旗下的角色全都打包卖了。

只可惜,谢伊也不是收破烂的,挑挑拣拣,勉强买走了一只小蜘蛛,开价二十万美元,多了是一分没有。

就这,斯坦·李还高兴得跟过节似的。

联美虽然是八大公司中的菜逼,但好歹也顶着八大公司的名头不是?

大公司接手,漫威的电影梦看来真的是要实现了。

……

杨叶不直接收购漫威,是因为他不想把联美影业搞得太大。

再过几年,索尼就要收购哥伦比亚了,他还指着索尼在前面抗雷呢!

只要买下蜘蛛侠,把索尼影业的命根子……小虫,提前捏在手里就够了。

MCU漫威宇宙虽然在2010年之后搞得轰轰烈烈,其实也就辉煌了十年,而且营收还不如一只小虫。

更重要的是,现在电脑技术还不成熟,很多角色买过来也开发不了,没什么卵用。

比如钢铁侠、雷神、绿巨人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特效,难搞。

小虫就不一样,这玩意儿可以当成动作片来拍,只需要少量的特效辅助一下就行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杨叶知道一个曾经破产的计划。

1985年,漫威把小蜘蛛以22.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叫做坎农影业的公司。

八十年代恐怖片流行嘛,很赚钱,所以坎农影业打算把小蜘蛛拍成一部恐怖片。

导演是拍《德州电锯杀人狂》的托比·霍珀,汤姆·克鲁斯演来小蜘蛛。

剧本里彼得·帕克被外星蜘蛛咬了之后,会变身为一只巨型蜘蛛……

斯坦·李受不了这个,当场就飙了。

后来搞来搞去没搞成,坎农影业拍《超人4》,惊天巨扑,裤子都赔掉了,破产。

随后版权被转到一家叫卡罗科影业的公司,卡梅隆接手了这个项目。

卡梅隆还写了剧本,剧本里,施瓦辛格演章鱼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