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新称号——踩在生死边缘的历史创作者!(2 / 3)

在传送门消失后,他就已经取消了这里的封禁令,让内侍宦官可以面见自己。

“陛下,李丞相和冯丞相有要事前来求见。”

走进来的内侍喘着粗气,显然是已经精疲力竭,用最快的速度赶来。

‘他们来找朕是为什么?居然如此匆忙?’

嬴政心中好奇,随即点头:“让他们进来吧。”

没多久,一脸着急的李斯和冯去疾就急匆匆走了进来。

两人和刚才汇报的内侍差不多的状态,皆是气喘吁吁。

无视一旁的刘邦和马三驴,他们看着案桌后的陛下,立刻擦去汗水,边恭谨行礼边着急道:“臣李斯(冯去疾)拜见陛下!”

“镇守全天星台的尹皋封,刚才传来紧急消息。”

“他们观察到关内今年末尾即将到来的寒冬空前猛烈,很可能会毁灭即将开始的春耕,并造成超级大范围的饥荒!”

“没错,请陛下立刻做出定夺,我们要如何赈灾?”

说话间,两人的额头上全是汗水,全是惶恐和不安。

他们也没有想到,明明小半个月前自己等人还想要带着诸多百姓,让他们拜见陛下和崔内史,并通过报纸宣传到全国,然后进一步巩固民心。

结果他们和百姓才等了十多天,突然就在刚才,全天星台就传来如此噩耗!

要知道全天星台,可是陛下亲自修建的大型天文观测设施。

由整整一千四百二十四个圆形土台组成,分别对应天空的三百三十二个星宿。

同时也对应大秦的疆域山川,郡县城障,宫廷苑囿,文武百官,军队、监狱,社会百业,日常生活等。

可以说,全天星台就是一个人造的“地上天国”,诸子百家之中的天文家几乎都在那里为大秦效力,预测天下未来的灾难。

从这里出来的预言,不说是百分百正确,起码也能准确百分之七八十。

也就是好在陛下解除了禁令,否则得知如此可怕的消息,哪怕是冒着抗令的风险,两人也会强行闯进来!

“你们说什么!?”

听完,嬴政立刻放下手中的折子,猛地站起看向两人,刘邦和马三驴也是懵逼!

大秦今年,居然会引来一场超级寒冬?

这是什么情况!?

“全天星台那群天文家,是不是看错了!”

他本能想要否定这个惊天的消息,神色严肃,毕竟如此天灾即将发生,崔远不可能不告诉自己。

可那双颤抖的手,却还是出卖了他的内心。

其实自从他继位以来,大秦境内的天灾就一直都没有中止过。

始皇三年,关中地动,造成七万人死亡。

始皇四年,十月临近新年,蝗虫从东方六国袭来,遮天蔽日,导致无数百姓饥荒而死,并引起了大瘟疫。

始皇七年,黄河水泛滥,关内无数良田被淹没。

始皇九年,严寒。

始皇十二年,大旱。

始皇十五年,地动。

始皇十七年,继续地动,华阳太后去世,民间爆发大规模饥荒。

始皇十九年,民间爆发大规模饥荒。

始皇二十五年,大雨雪。

可以说,大秦的统一是冒着无数灾难而强行进行的。

那个时候几乎每隔两三年,大秦就会爆发一次毁天灭地的天灾。

所以嬴政才会在统一后,立刻用尽全力建立全天星台,收拢天文家,只为了能够预测大秦未来的气候走向。

而效果也的确很好,接下来大秦好几次天灾都被全星台预测到了。

虽然情况经常有所出入,规模和范围也经常不对,但是基本七七八八都是对的。

而且那些天灾,都远没有大秦统一六国前那么的恐怖。

嬴政本来以为大秦会一直这样安稳下去,没想到现在居然又出这个大乱子!

空前猛烈的寒灾,超级大饥荒?

全天星台还是第一次用如此夸张的描述!

“崔远都没有和朕说过此事,为何会突然发生如此天灾?”

“陛下,我们也希望这是全星台猜错了。”

“可是尹皋封尹台主却给我们说了两个说服力十足的理由。”

“什么理由?”嬴政眉头一跳。

刘邦和马三驴也紧张万分地看过来。

“第一个就是今年的秋分十分炎热,堪称建台十年来之最!”

“根据尹台主的总结,如果在秋天天气该凉的时候,反常出现持续高温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个冬天会非常寒冷。”

“现实也的确如此,相信陛下也能感受到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李斯说着,嬴政凝重点头。

今年虽然总体的氛围十分好,崔远带来了很多发明,但不可否认,的确比往年要寒冷的多。

年轻人倒还好,可是对于老人,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老人,光是报告上来冻死的人数就已经有一两千了。

而这,还仅仅只是关内而已,放眼整个大秦还不知道有多少人。

尤其是现在,冬天才刚刚开始而已!

“第二个理由,就是现在是已经过完年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