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出发安阳(2 / 2)

去年睢州先是在运河沿岸闹起盗匪,夏季河盗才被李三才上疏平定,睢州人杨思敬又聚众作乱,乱军劫掠睢县、宁陵、商丘一带,直到入冬才被剿灭。

但商丘附近的百姓就遭了殃,一直到商丘停船,进入河南的这一段路程,可以说是千里无鸡鸣,路边长草间甚至还有未收拾的流民尸骨,一路上的场景看的从南京出发的一众人都是心情糟糕,抑郁不语。

方大美说自己没时间管安阳府的发掘也确实是实话,这都流民做乱了,谁还有心思去管什么考古发现?

王文龙看着这场景,不禁想到这还是万历三十二年,在历史书上基本算是太平的年月,原历史上几十年后的晚明乱象更是不知该有多惨。

这时白瑜说道:“建阳先生,我听说商丘去年大灾,许多流民都刨坟掘墓,以求活路,倒是挖出了不少金石器物,这也算是对考古有帮助了吧?”

王文龙摇头说:“考古是为了历史价值,并不是为了把宝贝挖出来,为了宝贝破坏了墓葬,并且将其中的物品全部分散,使得人们无法还原墓葬当时的历史信息,这不叫考古,这叫盗墓。”

把考古和盗墓分开来,这是王文龙很想和甲骨社众人传播的概念。

大多数明朝人根本不理解啥考古,几年前太监陈奉在湖广到处挖古墓,甚至传说盗了嘉靖皇帝父亲的显陵,但大多数人根本找不到证据,因为挖出来的宝物全部被毁,佛像上的鎏金会被刮下来熔成金块,黄铜化成铜水,至于珠串等物,直接就当做奇珍异宝放到市面上流通,贼脏全部都被消化掉,想找都找不回来。

这也是这年代大多数人对于古董的认识——一堆可以二次铸造的旧东西,至于什么文物价值,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即使是金石学家,许多对于考古学的理解也还在收集古董、绘画和艺术珍品的阶段。

王文龙知道这一阶段金石学家们的思维在考古学历史上应该算是古物学,只是考古学的前身,离现代考古学差距还很远。

而甲骨社众人因为考古的实践,才大概开始将考古视为了解过去的信息来源的方式,也只有在这样的学者眼中,那些甲骨才会有莫大价值,虽然王文龙之前号召保护甲骨引起不小的反响,但是在这声量起来之前,真的有不少人觉得那堆甲骨就是一堆地上挖出来的药材,研究完上面文字之后就可以拿去打粉。